冯桥村志

详细讲述了冯桥村的变迁

当前位置:首页>冯桥村志

冯桥村志

盛世修志 志载盛世


  冯桥村是巨野县营里镇的一个行政村。位于镇东南8里,北距县城65里;位于县南边界,与成武县田集镇交境。北临前店子村、后店子村,东临肖庄村、冯庄村、侯楼村,南和西南与田集镇的孙庄村、姚楼村隔老万福河相望。现在,村南北长约2公里,东西宽约1.5公里,面积约3平方公里。共400户,1630人。有耕地2000亩,多为黄粘土,以淤性为主,土壤肥沃。主要种植小麦,大蒜、棉花、玉米等。


村名


  据原来村中心的白衣堂前的石碑记载, 明朝洪武(1368—1399)年间,有王姓人迁此定居,在南面万福河(今老万福河)上修了一座桥,遂取村名为王桥。清顺治年间(1644—1661)年间,冯氏自山西洪洞县迁来,很快人财两旺,便聚资重修万福河桥,并改村名为冯桥。冯桥村解放初属巨野县第九区店子乡;合作化后先后称冯桥农业社、冯桥大队,属营里乡、营里公社;现为冯桥行政村。

 

大槐树


传说和景点


  白衣堂(白衣观音、白音奶奶庙)所供为白娘子,不知何人何时为何而修,香火很旺。过年过节时很多村民和部分邻村村民(不分男女老少),会接连来到堂前烧香、磕头,有时会跪一大片;不年不节也时而有人默默走进小庙烧香祷告。天大旱时村人常在堂前搭台唱戏,就唱《断桥》或《白蛇传》,常常戏没唱完雨就下来了,把唱戏的、听戏的淋个透湿,很灵。

 

白衣观音


  村南冯氏所修老石桥是万福河上少见的青石大桥,估计石料来自羊山。下面的石券全由大青条石砌成,严丝合缝光洁如镜。炎炎夏日热得喘不上气来的时候,只要钻到桥下,不管有水没水,瞬间就会凉得打哆哆。桥体两侧同样光洁,并雕绘有大禹治水、白娘子传说等图案,还各有一排石雕龙头以接桥面雨水。正因为这座大石桥,使冯桥村在一个很长的历史时期内成为营里、大谢集和大田集等乡镇之间的交通枢纽。1957年春新万福河开挖,大型卡车和拖拉机常从桥上驶过。那是大部分村民头一回看见汽车和拖拉机,一街两行的人瞪眼观看。可这些大家伙也是大石桥头一回面对,受伤不轻。也巧,当年夏秋间老天爷又送来一场几十年未见的大洪水,大石桥南半段首先倒塌了。之后,桥面几乎年年断开,慢慢毁了。现有的大石桥为1965年又重修的。

 

冯桥古石桥


  炮台在村东北角,东海子外沿儿。那儿原是日本鬼子修的炮楼,打跑鬼子拆了炮楼,砖石陆续被人们搬走盖了房子,就成了炮台。炮台是全村的至高点,站在炮台顶上,能清清楚楚地看见各家院里的斗架的鸡、汪汪叫的狗和在圈里转圈的猪;南望清清的河水、庄严的大石桥,东面田陵的松柏林、大牌坊也会转眼间摆在面前。1957年平整土地,组织全村义务劳动从春节后干到麦前,干出来几十亩好地,也就没了炮台。


古集风貌


  解放前的战乱年代冯桥村四周建有高大的寨墙,有坚实的寨门、吊桥,现在的北海子、东海子、南海子和葫芦头坑(海子后来叫坑)等,就是当年寨壕的遗迹。因为村里富户较多需求就多,又是交通要道,还相对安全,就慢慢形成了集市。解放初冯桥集市是周边三大集市之一,且逢二一会(营里逢八,大田集逢七),一月有三个物资交流大会。当时有戏院子、当铺、粮行、餐馆、杂货店等,分为牲口市、猪羊市、青菜市、布匹市等;冯家的杂货,王家的香油、醋、高饃、香油果子,刘家的烧饼,张家的羊肉汤,李家的屠宰(剥羊)等都是当时方圆几十里知名的品牌。村里王姓、冯姓之外的各姓氏,就多是来冯桥集上做生意而留居的,有“二巨野”之说。解放后的冯桥供销社,是全营里乡所设四个供销社之一。

 

古集风貌


耕作制度和衣食住行的变革


  高粱。冯桥的夏秋作物曾长期以高粱为主,其次是黄豆、地瓜、棉花等。高粱面加少量豆面蒸成黑面窝窝头,就产生了俗话,“豆面窝窝就秦椒,越吃越上膘”;可高粱下来后有个把月黄豆下不来,只能吃纯高粱面窝窝,叫烫面窝窝;因为鲜红如血,又叫“血烫面窝窝”,很难下嚥,全仗着秦椒“朝肚里拉(辣)”。小孩大多不吃,只吃地瓜;高粱面糊凃煮地瓜好喝,小米稀饭煮地瓜就是好饭了。

 

红高粱


  土棚子。 合作化后开始推广种玉米,到1958年基本取代高粱。玉米面窝窝头,不论加不加豆面都比高粱面窝窝头好吃。可开始不少人却反对改种玉米,就因为高粱秆(秫秸)是盖屋子的必备材料。冯桥村除了寨里(白衣堂南北街以西)冯家、李家的砖瓦房和几幢楼房外,寨外和海子沿儿上全是各家的土棚子屋。这种屋子都是麦秸泥挑墙,好点的有砖石根脚,差点的就是泥墙坐地;梁檩上面铺一两层秫秸箔(也有不铺的,也有铺苇子箔的),箔上面就是一尺多厚的秫秸,秫秸上铺一层驮泥草(或草苫子),上面再盖上尺把厚的泥土,摊平、压实、泥光,就算盖成了。这种屋顶,每年雨季前得用麦糠泥细心地泥上一层,以防漏雨。不种高粱后,土棚子屋也就慢慢被淘汰了,继之以平房、瓦房。这是玉米带来的变革。1980年后冯桥的夏秋作物又相继以棉花、大蒜为主。这是个历史标志,种田不再是为了自家吃穿用,而是为了交换,啥作物赚钱多就种啥,叫市场经济。

 

土棚子


  白馍馍。一块地想种高粱就不能种麦子,所以合作化以前冯桥种麦较少,成社后开始扩种;到麦茬玉米试种成功,能种麦的地才全种上了;一黄一白,达到一年两收。然单产虽从一百来斤达到二三百斤,仍不能满足需要。直到1980年后才迎来一个历史性的变化。其中有三个条件不应忘记:一是实行了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各家各户的积极性;二是自1960年代(个别地方是1958年)开始的农业科研活动,有社队群众性的,也有各省科研团队专业性的,到1980年前后终于选育成功了几个可以大面积推广的高产优质品种,北方主要是小麦;三是1970年代初中央决定引进13套化肥设备(主要是合成氨和尿素),至1980年前后相继形成产能。这三个条件凑到一起,使小麦产量一家伙翻了一番,冯桥的村民就能天天吃白馍了。当然,如今农药、化肥的过量使用又带来了新的严重问题,此为后话。

 

白馍馍


  大车和小车。大车就是太平车,据传始自宋朝,是我国古代工艺最复杂、高超的器具之一。车厢如槽,长约6尺宽约3尺,双帮4轮,扎实耐用。4个实木车轮,必须用槐、枣等硬木,外圈包着铁瓦,一名大汉使出吃奶的劲儿也只能搬动一只车轮。用它朝地里送粪,朝场里拉庄稼;走亲戚,全家不论是4口人还是8口人,都能排排场场地坐车上,老人妇女小孩坐在车厢里;青壮年人坐在车帮上,俩腿在车旁当啷着。但至少得用两头老犍(成年公牛)拉车。小车就是木独轮车,下面是一只实木轮,有安铁瓦的有不安的。上面是用宽窄不同的木条以榫卯扣成的木排;主要是贯通前后的两根车把,必须是好木头,要硬、韧、不易扭曲。大车和小车在1958年前逐渐被地排车和胶轮车取代,1980年后就是机械车辆唱主角了。

 

大车

小车


  大棉袄、二棉裤。“大棉袄二棉裤,洋灯皮穿着灯笼裤。”这是1957年前后村里的基本情景。大棉袄前耸后翘,叫“撅腚袄”;棉裤是大裤腰、大裤裆,两手抓住一拧叠在一起,再用裤腰带(由多层破布条缝制)使劲系住;因为大多是一身袄裤过冬,所以较厚,显得直撅撅的。大袄,很肥大且长及脚脖,比“撅腚袄”薄点,多是黑的,是成年人冬天穿在外面的“礼服”;把大襟朝右一裹,扣住扣子,两手抓住左右腰间往后一折,再用战带(此名也许是古代战士的遗迹)扎紧,很有几分威风。做大袄,需要里表和套棉三新;战带要整幅黑布,长一丈五以上,很穷的人家舍不得穿用。当时出现一种人造棉布,又软又薄,颜色质地都比土棉布漂亮。好赶时髦的年轻人首先穿起来,热天穿在身上飘飘的,叫“一级风”;冬天穿在身上亮光光的,叫“灯笼裤”。但这种布料不结实,使劲一扯就破了,一般穿不过2年,所以没几年就消失了。后起的的确良、的纶、晴纶等化纤布料比棉布还结实。但到1990年后人们又追求纯棉衣料了,当然不是过去的土棉布,是精纺棉织品。


古今名人


  冯氏分为东西二院,都是富甲一方的乡绅。由于土地过多/长工也多,所以就在大块土地附近盖房供长工住宿,留下了现在的营里新庄、大谢集张桥、成武县邓庄及金乡县附近的众多村庄。更有东院乡绅“冯英迁”在鼎盛时期发行过银票,叫做“英迁票”,在巨野、成武、金乡、单县四县通用。西院有文举冯锡杰在潍县(今潍坊市)居官,官居六品主管教育。


  李敬成----解放前李敬成以开明人士身份为掩护,成为中共三县(巨野、单县、金乡)地下联络员,为本地的解放事业做出突出贡献。据老人回忆李敬成儿子结婚大摆酒席,前院招待共产党、后院招待国民党、东院招待小鬼子和伪军。几支水火不容的队伍在这里喝酒不发生任何冲突。


  冯建贤---参加抗美援朝,后成为新中国首批海军。
  孙世彪---参加了渡江战役,后有参加抗美援朝,三级军残。
  姚柏荣---参加抗美援朝,三级军残,后任山东省粮食厅主任。
  贾守忠---参加抗美援朝。
  刘金友---参加了渡江战役。
  冯增文---参加了渡江战役。
  刘守文---参加了湖西区游击大队。
  马大娘---老地下党员,妇救会主任,发展了冯桥村第一批共产党员。
  聂西禄---冯桥武术发起人,为周边村及本村培养了大批武术人才。


文化教育


  冯桥小学---解放后冯桥村设小学一至三年级文化教育,1951年开始创办,经过了几年的流动教学(借用民房等)后在供销社对面建设了冯桥小学 (1年级—3年级)。1988年中秋在村支书聂瑞海的带领下冯桥完小在村北竣工落成。有假山、鱼塘、六角楼、大操场及各种花草树木。在首任校长冯昌燕的带领下先后被评为全县花园式小学、全县优秀少先队、数次评为先进教学单位等一系列的荣誉,2004年因危房合并到前店子小学。

 

冯桥小学 冯桥小学


  冯桥武校---冯桥村自古以来多习武之士,王昌芳自幼在村里跟随老人梁廷玉、冯昌环、李成贵三人学习武术,后去菏泽拜大洪拳掌门张广鹏为师、艺成后回村,于1991年创办冯桥中原武校小学部,属寄宿式学校。1995年王昌芳与聂廷华创办冯桥武校初中部,鼎盛时期武校中小学部共计学员近千人,在多次举办的市级武术比赛中获奖,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人才,其中代表有:相广勇现任利比里亚前卫队总教练,李广亮现任新加坡武术队总教练,冯兴坤现任特种兵多次参加国际维和,聂元涛现任中国东方航空公司机长。2005年国家中小学实行两免一补,冯桥武校被迫转型为“非武文化产业有限公司”,开始了世界各地的功夫巡回演出,曾受到多国的元首接见。在欧洲巡演期间受到时任国家总理温家宝同志的亲切接见并合影留念。


发展中的冯桥


  如今的冯桥村涌现出一大批创业者,其中以冯国良、冯建林为代表的20多人从事了塑钢铝合金的生产与加工,村内建有养殖场、塑料颗粒厂等多种产业。更为可喜的是一部分人从事了电子商务产业和注册了一批种植专业合作社,为冯桥村今后建设淘宝村和新农村转型奠定了基础。

 

主编:刘洪亮。

副主编:聂廷存、刘卫兴。

顾问:冯兴远、冯建财、王春法、梁德宪

2015年4月19日村两委扩大会议后,初次定稿